tel 18500519308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icon首页>> 新闻中心

常见企业估值方法及典型标的分析

所属栏目:企业资产评估
发布日期:2021-03-25

  买东西,判断价格是否合适,首先要知道这个东西大概值多少钱。

  买股票也一样,要知道股票价格是否合适?首先要评估这家公司的价值,而评估一个公司价值,常见的有三种方法:收益法、成本法和市场法

  1、收益法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至某特定日期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其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原理中的贴现理论。即一项资产的价值是利用它所能获取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其折现率反映了投资该项资产并获得收益的风险的回报率。

  收益法的主要方法包括贴现现金流量法(DCF)、内部收益率法(IRR)、CAbrM 模型和 EVA 估价法等。

  现金流折现模型:也称DCF模型,br0= (E0CF1)/(1 + r) + (E0CF2)/(1 + r)2+ ... (延续到无限期)

  其中br0代表某一企业、资产或工程的现值(当前价值),E0CFn代表当前预测的未来第n期产生的自由现金流,r代表自由现金流的折现率,即资本成本。这一模型的涵义是:一项投资或一个企业的当前价值,等于其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的现值之和。

  举例子:算一算海天味业的价值,目前海天味业市值5000亿元,

  下图是海天味业的这几年的财务报表:

  现在计算一下,假设现在投资5000亿元买下海天味业,多少年能投资回收。(假设每年净利润增长20%,全部分红)

  年份

  (年)

  净现金流量

  (亿元)

  累计净现金流量

  (亿元)

  2020-5000 -5000

  2021 50 -4950

  2022 63 -4888

  2023 78 -4809

  2024 98 -4712

  2025 122 -4590

  2026 153 -4437

  2027 191 -4246

  2028 238 -4008

  2029 298 -3710

  2030 373 -3337

  2031 466 -2872

  2032 582 -2290

  2033 728 -1562

  2034 909 -653

  2035 1137 484

  2036 1421 1905

  2037 1776 3682

  2038 2220 5902

  2039 2776 8678

  2040 8469 17147

  基于上述假设,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和资金成本的前提下,需15年时间,才能通过利润分红收回5000亿的原始投资。

  若考虑通货膨胀和资金成本,利用现金折现模型计算的结果如下:

  若5%,则20年折现价值为4578亿元

  若7%,则20年折现价值为2094亿元

  若8%,则20年折现价值为1150亿元

  若为10%,则20年折现价值为-266亿元

  结论:考虑中国近20年平均年通货膨胀率7%,对应折现价值2094亿元,目前海天味业的5000亿估值,非常不合理,严重高估的,降一半才勉强可以接受。

  2、成本法是在目标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从而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理论基础在于任何一个理性人对某项资产的支付价格将不会高于重置或者购买相同用途替代品的价格。

  主要方法为重置成本(成本加和)法。

  大白话:就是如果重新搞一个这样的公司,达到目前的规模和市场地位,需要花费多少钱?

  举个例子:

  比如宝钢股份:2020年,计划产铁4,343万吨、产钢4,636万吨、销售商品坯材4,478万吨、营业总收入2,704亿元、营业成本2,390亿元。(来源:公司2019年报)

  1、从上面表述可以看出,宝钢股份钢铁产能保守估计5000万吨,按照目前钢铁产业投资的估算,1000万吨高端产能,至少投资400亿元,5000万吨产能,至少投资2000亿元。(参考宝钢湛江项目:湛江官方表述,2016年7月,投资500亿元的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形成了年产钢铁900万吨的规模能力)

  2、宝钢股份的营销网络建设:宝钢股份全资子公司宝钢国际,在全国建设了超过50家加工配送及物流网点,按每1家的原始投资保守2亿元估算,50家投资超过100亿元。(实际上100亿元根本建不成如此庞大的加工物流配送服务体系,这个体系目前估值至少400亿元)

  3、宝钢股份是宝信软件的大股东(约51%),目前宝信软件市值约780亿,这部分价值约400亿元;宝钢股份是上海农商行的大股东之一(约10%),这部分股权价值至少100亿元;宝钢股份是欧冶云商的大股东之一(约36%),这部分价值至少值50亿元。

  所以,从成本法来看,宝钢股份重新建设一下,投资至少超过2500亿元,而目前公司的的市值才1100亿元(净资产目前2000亿元)。对于一个还有盈利能力的行业龙头,市场对于宝钢的估值,可以说是低估的吓人。

  宝钢(宝武)也应该反思一下,号称规模第一的钢铁企业,如此低的市场价格,是什么原因?要是被外资购买了,算不算国资流失,市值管理是不是要搞起来?

  再比如中远海控:(年报信息: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旗下自营集装箱船队运力约297万标准箱,据Albrhaliner统计船队运力规模排名继续位居世界第三。同时,持续推进全球化码头布局,据德鲁里2019年报告显示本集团旗下集装箱码头2018年总吞吐量排名蝉联世界第一。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旗下中远海运港口在全球36个港口投资48个集装箱码头,共营运290个泊位,包括197个集装箱泊位,总设计年处理能力达1.13亿标准箱,码头网络遍及中国沿海五大港口群、欧洲、南美洲、中东、东南亚及地中海等。)

  简单算一算,这些投资成本要多少钱?

  1、297万标准箱运力投资保守估算

  单箱成本按照0.7万美元暂估,297万*0.7=207亿美元=1440亿元

  (参考数据:2019年,长荣海运23000TEU船舶单价为1.53亿美元,2014年中海集运19000TEU单船造价达1.37亿美元,2011年马士基航运18000TEU单船造价1.9亿美元。若单纯从单位TEU的船舶造价来看,分别为0.67万美元/TEU、0.72万美元/TEU、1.06万美元/TEU,可见近年来,集装箱船舶的单箱建造成本正呈现下降趋势。)

  2、码头投资估算,保守估计,1个泊位保守按投资4亿元估算,290个泊位,投资就是1160亿元。

  以上两项合计约2600亿元,而中远海控目前的市值才650亿元。

  结论:从重置成本法角度看,这两个企业低估得令人发指。

  (当然,这两个企业被严重低估,除了企业自身发展规划,行业周期性特征外,也与目前市场投机资金偏好有关)

  3、市场法是将评估对象与可参考企业或者在市场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业、股东权益、证券等权益性资产进行对比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

  其应用前提是假设在一个完全市场上相似的资产一定会有相似的价格。市场法中常用的方法是参考企业比较法、并购案例比较法和市盈率法。

  这个方法比较简单有效,就相同行业的股票进行对比,看看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等。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举个简单例子:

  比如龙头券商的对比:

  动态

  市盈率动态

  市净率数据

  时间

  中信证券22.722.36月份

  中信建投45.387.36月份

  海通证券22.021.363月份

  国泰君安15.521.46月份

  结论:仅从市盈率和市净率指标来看,海通和国君被低估和中信建投被高估,结论还是比较明显。

  当然,以上估值对比,仅仅从某一角度来进行了初步探讨,而企业的估值涉及的方面比较综合,上述三种方法还需要综合利用,同时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管理水平,未来规划等进行判断,切不可片面武断。

  其他

  1、上周股市宽幅震荡,显示市场情绪剧烈波动,指数没有跌多少,个股分化比较大,后半程,银行、地产、保险、运输发力了,这些股票从年初到现在一直跑输大盘,属于资金避险补涨。

  上周有色和医药被拖下水,主要基于两点1、美元止跌,造成了黄金期货高位跌停,牵连相关有色股票;2、俄罗斯疫苗消息,令国内前期涨幅巨大的生物医疗板块的出现回吐。

  2、未来行情如何演绎,需要对行情的逻辑进行再次梳理,对于上一篇文章提到的七个紧盯,需要仔细观察(详见20200809|这轮行情的本质),

  8月11日,相关部门公布了7月M2与社融数据,数据显示当月新增信贷低于市场预期,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927亿元,同比少增631亿元,环比降45%;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068亿元,环比降五成。主流投资机构更关注社融数据规模, 造成了周二的恐慌杀跌。

  对于这个情况,我觉得要高度重视,7月份的数据是有其他原因,还是代表一个趋势,我们可进一步观察,如果8月数据也是下降,那就说明经济恢复超预期,放水力度不如预期,如果8月数社融据超预期,那么钱多的行情逻辑还在。

  3、作为理性投资者,始终要保持清醒,不被市场的情绪带动,认真分析标的,梳理买入卖出逻辑,同时保留安全边际,不可孤注一掷。

  综合上面的介绍,对于常见企业估值方法及典型标的分析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还有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请咨询集慧资产评估公司客服,他们会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咨询客服



  相关阅读:
  品牌价值评估方法以及评估依据
  如何对一家公司正确的估值